DNL0805
主 页 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 成果奖励 文章专利 出版图书 科研条件 团队建设 招生招聘 联系我们
学术指导
中心主任
中心副主任
学术指导
B组组长和研究人员
博士后和在读研究生
毕业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
 
您现在位置:首页 》研究人员

基本信息

姓名学术指导
职称研究员
学科物理化学
学历博士
电话0411-84379143
Emaildyj@dicp.ac.cn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丁云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中心主任。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Texas A & M大学化工系攻读博士后。主要从事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工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催化过程的工程化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首次提出了在碳材料负载的纳米金属颗粒CoCo2C界面活性位是合成气转化为混合伯醇活性中心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分别申请了中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并已获得授权,是世界首件合成气(高碳)醇-油联产的反应工艺和催化剂的发明专利。开展一系列高效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基础研究,采用原子尺度控制催化剂制备技术实现活性金属纳米级分散和在反应器中原位实现纳米金属晶型的转变,从而获得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利用纳米晶粒间界面催化作用稳定纳米晶粒,解决了催化剂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热效应等导致的活性金属组分晶粒长大等技术难题。首次采用均相催化的乙烯基官能团化含膦或含胺有机配体单体溶剂热合成高表面积、多级孔结构和高热稳定性的载体和配体双功能聚合物及其负载的贵金属多相单点催化新概念和新理论,解决了80多年来,均相催化多相化过程中贵金属和配体的流失问题;首次发现了贵金属纳米晶粒的单原子分散及其多相表面络合物的形成,系统提出了甲醇多相羰基化合成乙酸甲酯的新催化理论。

    在应用研究方面,丁云杰研究员主持的项目已有11项技术实现了工业示范或工业化。乙撑胺是国内急需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水处理等重要原料,丁云杰带领团队研发的乙醇胺临氢胺化清洁生产乙撑胺的整套技术,打破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建成一套1万吨/年的工业化装置和两套3万吨/年的工业化装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于2016年成套技术出口到印度,2019年开车成功。15万吨/年乙酸-丙烯酯化及其加氢制乙醇和异丙醇技术在2015年完成了工业化,是世界上首套生产高纯的乙醇和异丙醇的工业化装置,该绿色生产技术具有原子经济性。5万吨/年乙烯多相单点氢甲酰化及其加氢制正丙醇的工业化装置于2020年一次性投产成功,生产出优质产品,是国际上首套采用固定床工艺的多相烯烃氢甲酰化技术,也是单原子催化技术的全球首次应用。该技术正在拓展到丙烯多相氢甲酰化制正丁醇和其它烯烃多相氢甲酰化。15万吨/年合成气制柴油工业示范于2020年实现满负荷运行,达产达效;10万吨/年合成气醇-油联产的工业示范装置进行了负荷30%的工业性试验,该技术已经通过石化联合会的连续72小时催化剂性能考核和科技成功鉴定。该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属于原创性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居国际领先水平。2万吨/年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1,4-环己烷二甲醇打破国际垄断,2万吨/年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加氢制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工业化装置开车成功。

    丁云杰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能源化学材料协同创新中心iChem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应用催化PI教授,江苏淮阴工学院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催化学报》《煤化工》和《化肥与合成气》杂志编委会委员。

    在Nature MaterialAdvanced MaterialsGreen ChemistryACS Catal.J. Catal.Chem. Commun.Appl. Catal.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0多件,发表著作3部:《吸附与催化》、《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和《煤制乙醇技术》。《煤制乙醇技术》为该领域第一本专著。

    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奖章辽宁省先进工作者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局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第四批百层次人选大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一届大连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英才标兵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等荣誉






Copyright ©  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研究中心  辽ICP备05000861号